“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,難的是一輩子都在做好事......”第61個“學雷鋒紀念日”到來之際,我們慕名走近曲阜市軍休干部包木書,這句話形容他再貼切不過了。
這位已過耳順之年的退役老兵,從少年起就受到了父親“做人要厚道,做事要勤懇,多做好事多積德”的教誨,養成了扶危濟困做好事的習慣,在部隊大熔爐里,他樹立起堅定信仰,鑄造出堅毅品格。幾十年如一日不改初衷,不忘初心,以幫助他人為樂,以做好事為榮,時時刻把別人的冷暖安危放在心里,走到哪里,就把好事做到哪里,用點點滴滴的小事書寫出心中的大愛。以仁愛之心,滿腔熱情溫暖幫助他人,真誠奉獻社會。
從部隊退休后,他沒有沉迷于晚年的安逸享樂中,更沒有停下做好事的腳步,又在曲阜市軍隊離退休干部休養所開啟了新的奉獻和奮斗征程,譜寫出一首充滿激情,飽含人生正能量的新時代文明贊歌。
父親的話銘記在心,年齡變環境變做好事的習慣始終未變
包木書做好事的最初動機還要追溯到上世紀六十代的少年時代。那是一個天上飄滿雪花的寒冬,包木書的父親去趕集,看到了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,推著一滿獨輪車焦炭趕路,因為地面太滑又坎坷不平,老人一不小心連車帶人跌進路旁深溝里,怎么也上不來了。一貫熱心腸的父親看到后毫不遲疑立刻跳下去幫老人往上推車,由于溝深地滑怎么也推不上來,直到有一個身強力壯的中年男子路過此處,見狀二話不說跳到溝里幫他倆把獨輪車推了上來,方才結束了尷尬的一幕。回到家后父親想起這件事百感交集,滿含熱淚對還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包木書說:“孩子呀,你要記住,今后不管走到哪里,都要做好人辦好事,能幫人就幫人,千萬不能袖手旁觀做冷血動物,讓人傷了心啊!”在此后包木書五十多年的人生歲月里,父親的這句話一直銘記在心,并且落實到實實在在行動中。
那時舉國上下掀起學雷鋒活動的高潮,雷鋒的事跡也深深打動了包木書,他被雷鋒的精神震撼了,再想想父親對他說過的話,殊途同歸,父親不就是希望他做個和雷鋒一樣的人嗎?只有這樣的人對他人和社會,對國家才有價值和意義。他立志要做一輩子的好事,于是做好事伴隨了他的學生生涯十幾年,積極投入到了幫助困難同學、義務打掃衛生、照顧五保戶老人等學雷鋒活動中,多次在學校獲得優秀學生和學雷鋒標兵。
1976年12月,包木書響應國家號召光榮入伍,成為部隊炮團的一名戰士,得到了組織的培養和鍛煉,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都有了明顯提高,樹立了一名軍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。他也把做好事的習慣帶到了軍營,不論是在刀槍劍雨的戰場上,還是在祖國建設的陣地上,都留下他不怕犧牲、拼搏奉獻的身影。在二十多年的部隊生涯里,他多次參加搶險救災,都是第一個沖在前面,接受和完成的也都是急難危重的任務,他把困難和危險留給了自己,把方便和安全讓給了別人。
包木書所在的部隊駐扎曲阜期間,曲阜市某食品廠突發火情,并且引發了相鄰的龍虎大隊居民家中也著了火,情況萬分危急,隨時有可能失控后蔓延,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和集體的生命財產安全。包木書所在連隊接到滅火搶險任務后急速趕赴現場,面對熊熊火勢他毫不畏懼,第一個沖進火海,帶領全排戰士與大火展開殊死搏斗,終將火勢控制住,最后撲滅了大火,保住了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,受到駐地政府和周圍群眾的交口稱贊;包木書在部隊組織的軍事訓練大比武考核中,多次取得優異成績,被評為“軍事訓練標兵”。他認為一人進步不算進步,大家共同進步才算真的進步,他熱心對新兵和后進戰友進行“傳幫帶”,幫助他們錘煉了過硬的政治和軍事素質,因此大家都親切的稱他為“包大哥”。
在和平環境中包木書與戰友們攜手共進,在生死考驗的戰場上他更是心系祖國,情系戰友,以大無畏的戰斗精神把生的機會讓給他人,把死亡的危險留給自己。在一次戰斗中,他冒著敵人的炮火,掩護戰友執行任務,在戰斗中中彈負傷的情況下,仍然堅守陣地,保證了戰斗的最后勝利,圓滿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,他帶領的連隊榮立了集體“二等功”,受到了中央軍委的表彰。
秉持使命擔當,不負人民情懷,共筑強國之夢
2003年包木書從部隊光榮退休,移交到曲阜市軍隊離退休干部休養所。本該頤養天年、坐享天倫之樂的他,卻有著強烈的使命擔當意識,開始了新的奮斗,為弘揚奉獻精神、傳播時代文明做出了新的貢獻,軍隊離退休干部休養所成了他為他人和社會奉獻、學雷鋒做好事的又一陣地。
包木書進入曲阜市軍隊離退休干部休養所二十年來,退伍不褪色,保持的是普通一兵的本色,展現的是革命軍人的風采,發揮的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。因為嚴格要求自己,積極支持所里開展工作,他被全體軍休干部推選為黨支部委員、管委會主任。
看到所里一些軍休干部因為出門和運動較少,身體普遍較弱、免疫力下降、發病率較高,給家庭和所里都增加了不少的負擔,包木書像在戰場一樣,主動向所里請纓,成立了軍休干部門球隊。他挨家挨戶上門動員適合門球鍛煉者加入球隊,手把手傳授給隊員門球知識和打球技巧,讓大家由陌生畏難到熟悉喜歡,最終迷上了這項運動健身活動,大家的體質在有規律的打門球運動中得到了明顯提高。他帶領的門球隊曾多次參加省、市比賽,取得了優異成績。他還代表曲阜市參加了2021年濟寧市舉辦的第二十九屆中老年門球比賽,獲得了濟寧市第二名的好成績,參加全國“最美中國門球冠軍賽”,獲得了全國第八名的好成績。
包木書還有很多的頭銜,“講師團成員”、曲阜市“五老”講師團成員、“明德社區愛國主義教育講師團成員”、“曲阜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彩虹公益學雷鋒志愿團副團長”。他走出軍休所,充分利用業余時間走向社會做好事,到廠礦、企業、學校、社區做愛國主義宣講報告達百余場。2021年清明節“祭英烈”活動中,包木書線上為全市中小學生作愛國主義報告,從戰爭講到和平,從國際形勢講到強國之夢,讓全市師生受到了一次生動形象的革命愛國主義教育。十幾年來,包木書一直堅持通過多種方式走到基層,和群眾在一起,參加演講和各種公益活動,傳承紅色基因和優秀家風,啟發和教育大家聽黨話、跟黨走,做紅色接班人。
在他的言傳身教和影響下,兒子包文明也加入了曲阜市彩虹公益服務中心,成為了一名志愿者,現擔任彩虹公益尼山鎮志愿服務隊隊長,在疫情防控、擁軍服務、愛心助學、金暉助老、建設希望小屋等公益活動中都有出色表現。
新時代展示共產黨員風采,關鍵時刻凸顯軍人本色
包木書是曲阜軍休所里的熱心人,大家有困難需要幫助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;有的軍休干部家庭出現矛盾糾紛需要調解,第一個想到的也是他;所里需要向社會提供幫助,第一個想到的還是他,他不僅關注所里的大事小情,還關心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。他不止操心大家的家長里短,更是心系國家的繁榮安定,他用實際行動,通過一件件好事,以自己的方式推動和諧社會建設,樹立起一個模范共產黨員、一名優秀退役軍人的良好形象。
有一次軍休所組織去延安學習。返回途中大家在高速吳橋服務區停車場休息時,他無意中撿到一個錢包。發現包內有現金3200元、四張銀行卡等貴重物品。心想失主丟失了這么貴重的東西一定很著急,趕緊找到帶隊導游,并幫助導游費盡周折找到了焦急萬分的失主,失主想表達感謝詢問他姓名和單位時,他說我只是一名普通老兵,這是我應該做的。他在曲阜市防山鎮河套村幫助困難村民種地時,在路上撿到一部新手機,他第一時間聯系村委會和派出所,幾經周折,終于找到了失主。
包木書參加一次門球比賽時,得知濟寧市門球委員會委員李慶現家人因煤氣罐爆炸燒傷,心里十分焦急,當即趕去探望,并送上慰問金;得知鄒平市軍休干部劉康柱的家人大病住院時,也在第一時間捐款資助。
包木書在一次駕車外出時,遇到一位車禍受傷的老人,因老人傷勢嚴重無法行走,只好向過往司機求助,請求捎帶自己去醫院治療,但是過往車輛擔心訛詐紛紛繞道躲避,老人處于無人施救的窘迫境地。包木書想到少年時父親給他講過的幫助推獨輪車老人的事,心里充滿感慨,立即停車扶著受傷老人上了自己的車,及時送至醫院醫治。后來老人家屬表示重謝,被他婉言拒絕,只說了一句,“我是退休軍人,這是我應該做的。”像這樣的做好事的例子,在包木書身上還有很多。
2020年初疫情突發,面對嚴峻形勢,包木書不顧年老體弱自身安危,主動請戰沖在疫情防控一線,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,與兒子包文明肩并肩進行戰斗,每天堅守在疫情防控點值班,并捐款捐物15000余元;當看到同事在寒風中堅守,疫情值班時,他買了食物飲料等一一送到他們手里。那個寒冷的冬天,同事們在他的照顧下感覺格外溫暖。
這些年來,包木書四次榮立“三等功”、兩次榮立“二等功”、十二次嘉獎,連續多年被評為模范休養員、優秀共產黨員,2022年,被曲阜市委宣傳部等5部門評為2022年度“曲阜好人”,2024年被濟寧市老年人體育協會評為“老年體育工作優秀志愿者”,2024年被曲阜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“表現突出的五老志愿者”。